
本文转自:人民网-河南频道
黄河三峡大桥。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人民网济源11月28日电 (记者王玉兴)11月27日,河南省济新高速公路黄河三峡大桥建设现场,寒风凛冽,塔吊旋转,工人正在进行桥面伸缩缝安装和猫道等临时设施的拆除作业。红色的桥塔、悬索和钢桁梁映衬在蓝天碧水间,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画卷。
据项目施工方中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大桥目前各项工序正稳步推进,整体施工进度已完成95%以上,预计12月初启动大桥荷载试验,12月底建成通车。
济新高速公路黄河三峡大桥位于济源和洛阳新安县交界的王屋山、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,桥梁全长1688.5米,主跨555米,塔高109米,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,一跨跨越黄河小浪底水库。
为最大限度避开地质遗迹保护区,保护生态环境与地质地貌,项目团队创新性提出回转缆及相应锚碇设计,首创独塔地锚回转缆悬索桥桥型结构形式,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。这座集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于一体的世界级桥梁,即将成为黄河之上的崭新地标。
作为济新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,大桥通车后将彻底打破黄河两岸的交通壁垒,大幅提升区域通行效率,对完善豫西北路网结构、促进济源与洛阳两地经济联动、推动沿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。
黄河三峡大桥。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
大桥路面施工作业。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
黄河三峡大桥。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
黄河三峡大桥。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
黄河三峡大桥。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
辉煌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